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7 净化系统风管
3.7.1 风管制作场地应相对封闭,制作场地宜铺设不易产生灰尘的软性材料。制作人员进入场地宜穿软底鞋。
3.7.2 风管加工前应采用清洗液去除板材表面油污及积尘,清洗液应采用对板材表面无损害、干燥后不产生粉尘,且对人体无危害的中性清洁剂。
3.7.3 风管应减少纵向接缝,且不得有横向接缝。矩形风管底板的纵向接缝数量应符合表3.7.3的规定。
	
    
      
3.7.2 风管加工前应采用清洗液去除板材表面油污及积尘,清洗液应采用对板材表面无损害、干燥后不产生粉尘,且对人体无危害的中性清洁剂。
3.7.3 风管应减少纵向接缝,且不得有横向接缝。矩形风管底板的纵向接缝数量应符合表3.7.3的规定。

	3.7.4 风管的咬口缝、铆接缝以及法兰翻边四角缝隙处,应按设计及洁净等级要求,采用涂密封胶或其他密封措施堵严。风管板材连接缝的密封面应设在风管壁的正压侧;密封材料宜采用不易老化、不易产尘、不含有害物质的环保材料。
3.7.5 彩色涂层钢板风管的内壁应光滑,加工时应避免损坏涂层,被损坏的部位应涂环氧树脂防护。
3.7.6 风管合缝时,宜采用木质或胶质等非金属榔头锤击。
3.7.7 净化系统风管法兰的铆钉间距应小于100mm,空气洁净等级为1级~5级净化系统风管的法兰铆钉间距应小于65mm。
3.7.8 风管采用的螺栓、螺母、垫圈和铆钉应采用镀锌或其他防腐措施,不得使用抽芯铆钉。
3.7.9 风管不得采用S形插条、直角形平插条及立联合角插条的连接方式。空气洁净等级为1级~5级的风管不得采用按扣式咬口形式。
3.7.10 风管内不得设置加固框或加固筋。
3.7.11 风管制作完毕应使用中性清洗液清洗,清洗应在相对封闭洁净的空间内完成,清洗后经检查达到要求并擦拭干燥后,应及时封口。
3.7.5 彩色涂层钢板风管的内壁应光滑,加工时应避免损坏涂层,被损坏的部位应涂环氧树脂防护。
3.7.6 风管合缝时,宜采用木质或胶质等非金属榔头锤击。
3.7.7 净化系统风管法兰的铆钉间距应小于100mm,空气洁净等级为1级~5级净化系统风管的法兰铆钉间距应小于65mm。
3.7.8 风管采用的螺栓、螺母、垫圈和铆钉应采用镀锌或其他防腐措施,不得使用抽芯铆钉。
3.7.9 风管不得采用S形插条、直角形平插条及立联合角插条的连接方式。空气洁净等级为1级~5级的风管不得采用按扣式咬口形式。
3.7.10 风管内不得设置加固框或加固筋。
3.7.11 风管制作完毕应使用中性清洗液清洗,清洗应在相对封闭洁净的空间内完成,清洗后经检查达到要求并擦拭干燥后,应及时封口。
条文说明
    3.7.1 主要考虑风管是用于净化系统,尽量减少镀锌铁皮的损坏,故在加工时,环境封闭,地面敷设5mm以上的橡胶板或木板,人员穿着软底鞋以保护铁皮镀锌层。
3.7.6 采用铁质榔头锤击,易造成铁皮镀锌层损坏或变形,因此建议采用非金属榔头。
3.7.11 清洗是风管加工最后一道工序,因此环境的控制比较关键,故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
3.7.6 采用铁质榔头锤击,易造成铁皮镀锌层损坏或变形,因此建议采用非金属榔头。
3.7.11 清洗是风管加工最后一道工序,因此环境的控制比较关键,故应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基本规定
 - 3 风管制作
 - 3.1 一般规定
 - 3.2 钢板风管
 - 3.3 不锈钢板风管
 - 3.4 铝板风管
 - 3.5 非金属风管
 - 3.6 复合板风管
 - 3.7 净化系统风管
 - 3.8 柔性风管
 - 3.9 钢板内衬玻璃纤维隔热材料风管
 - 3.10 织物布风管
 - 3.11 金属风管配件
 - 4 风管安装
 - 4.1 一般规定
 - 4.2 支吊架制作与安装
 - 4.3 风管连接的密封
 - 4.4 金属风管
 - 4.5 非金属及复合材料风管
 - 4.6 净化系统风管
 - 4.7 柔性风管
 - 4.8 织物布风管
 - 5 风管检验
 - 5.1 一般规定
 - 5.2 检验项目
 - 附录A 风管耐压强度及漏风量测试方法
 - A.1 适用范围
 - A.2 测试内容
 - A.3 测试用风管
 - A.4 测试装置
 - A.5 漏风量及耐压强度(管壁变形量、挠度、法兰强度)测试
 - A.6 风管测试结果的评价
 - 附录B 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方法
 - 附录C 插入损失测试方法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