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3.2 屏蔽效能
13.2.1 屏蔽室的屏蔽效能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SE——屏蔽效能(dB);
E1——无屏蔽室时的电场强度(Hz)
E2——屏蔽室内的电场强度(Hz)
13.2.2 电磁屏蔽室设计应取得下列资料:
1 屏蔽室内外的允许干扰场强值及其变化情况;
2 在所需屏蔽的频率范围内,各频段的干扰场强值;
3 电磁屏蔽室所需要屏蔽的频率范围;
4 空气调节、通风、防腐蚀等要求。
13.2.3 室外的电磁干扰场强值宜根据实测资料确定。
13.2.4 屏蔽室的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被屏蔽的设备离屏蔽室内壁净距宜为2m~3m;
2 屏蔽室内应减少尖端突出物;
3 屏蔽室的空间应防止谐振频率。
E1——无屏蔽室时的电场强度(Hz)
E2——屏蔽室内的电场强度(Hz)
13.2.2 电磁屏蔽室设计应取得下列资料:
1 屏蔽室内外的允许干扰场强值及其变化情况;
2 在所需屏蔽的频率范围内,各频段的干扰场强值;
3 电磁屏蔽室所需要屏蔽的频率范围;
4 空气调节、通风、防腐蚀等要求。
13.2.3 室外的电磁干扰场强值宜根据实测资料确定。
13.2.4 屏蔽室的空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被屏蔽的设备离屏蔽室内壁净距宜为2m~3m;
2 屏蔽室内应减少尖端突出物;
3 屏蔽室的空间应防止谐振频率。
条文说明
    13.2.1 屏蔽效能公式见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屏蔽室屏蔽效能的测量方法》GB/T 12190—2006附录B(资料性附录)数学公式(B.3)。
13.2.2 取得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使设计的电磁屏蔽室,在电和磁的条件下,既不干扰其他线路和设备,又不受其他线路和设备的干扰,使设计的电磁屏蔽室能正确符合安全可靠的使用范围要求。
13.2.3 室外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杂乱无章,影响因素很多,不但有人为干扰源,而且还有许多自然干扰源,只有通过正确实测才能确定建设场地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因这对电磁屏蔽室的设计影响较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许多设备、仪器都自带有屏蔽罩,不需另行设计屏蔽室,因此,在设计时要了解使用及防护要求。
13.2.4 由于屏蔽体的电磁感应造成一部分能量被屏蔽体反射,致使电阻和电容量增加,电磁感应减少,从而使高频能量损耗过大,因此,要求屏蔽体与被屏蔽的设备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当屏蔽室内有工业干扰源且其振荡频率与屏蔽间某一固有频率一致时,则将在整个屏蔽间内发生电磁场的谐振,会使整个屏蔽室的屏蔽效能大幅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尤其是网式屏蔽室更应注意避开谐振频率。
13.2.2 取得这些资料的目的是使设计的电磁屏蔽室,在电和磁的条件下,既不干扰其他线路和设备,又不受其他线路和设备的干扰,使设计的电磁屏蔽室能正确符合安全可靠的使用范围要求。
13.2.3 室外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杂乱无章,影响因素很多,不但有人为干扰源,而且还有许多自然干扰源,只有通过正确实测才能确定建设场地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因这对电磁屏蔽室的设计影响较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许多设备、仪器都自带有屏蔽罩,不需另行设计屏蔽室,因此,在设计时要了解使用及防护要求。
13.2.4 由于屏蔽体的电磁感应造成一部分能量被屏蔽体反射,致使电阻和电容量增加,电磁感应减少,从而使高频能量损耗过大,因此,要求屏蔽体与被屏蔽的设备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当屏蔽室内有工业干扰源且其振荡频率与屏蔽间某一固有频率一致时,则将在整个屏蔽间内发生电磁场的谐振,会使整个屏蔽室的屏蔽效能大幅度下降,甚至不能使用,尤其是网式屏蔽室更应注意避开谐振频率。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3.1 基本要求
 - 下一节:13.3 屏蔽材料与结构形式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屋面
 - 4.1 屋面构造
 - 4.2 卷材防水屋面
 - 4.3 涂膜防水屋面
 - 4.4 刚性防水屋面
 - 4.5 保温隔热屋面
 - 4.6 金属压型板屋面
 - 4.7 屋面排水
 - 5 墙体
 - 6 地面和楼面
 - 6.1 面层
 - 6.2 垫层
 - 6.3 台阶、坡道、散水及明沟
 - 6.4 楼面和地面构造
 - 7 门窗
 - 7.1 门
 - 7.2 侧窗
 - 7.3 天窗
 - 7.4 挡风板
 - 8 楼梯、钢梯、电梯与起重机梁走道板
 - 8.1 楼梯
 - 8.2 钢梯
 - 8.3 电梯
 - 8.4 起重机梁走道板
 - 9 装饰工程
 - 9.1 外墙装饰
 - 9.2 内墙装饰
 - 9.3 顶棚及吊顶
 - 10 地下工程防水
 - 11 防腐蚀设计
 - 11.1 建筑布置
 - 11.2 承重及围护结构
 - 11.3 地面和楼面
 - 11.4 防腐蚀涂料
 - 12 电离辐射室
 - 13 电磁屏蔽室
 - 13.1 基本要求
 - 13.2 屏蔽效能
 - 13.3 屏蔽材料与结构形式
 - 13.4 屏蔽层的构造
 - 14 噪声控制
 - 14.1 噪声控制
 - 14.2 隔声
 - 14.3 吸声
 - 14.4 消声
 - 15 空气调节区
 - 15.1 建筑布置
 - 15.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 15.3 屋面、吊顶与技术夹层
 - 15.4 墙体
 - 15.5 地面和楼面
 - 15.6 门与窗
 - 附录A 机械工业厂房及其附属建筑冬季室内热工计算参数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