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5 热力管道
	6.5.1 热力管道应采用钢管、保温层及外护管紧密结合成一体的预制管。
	6.5.2 管道附件必须进行保温。
	6.5.3 敷设在综合管廊内的热力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水介质设计温度应小于或等于200℃,蒸汽介质设计温度应小于或等于350℃;
	    2 设计压力应小于或等于1.6MPa;
	    3 在设计工况下管道及附件保温结构的外表面计算温度不应超过50℃,计算温度降不应大于0.1℃/km;
	    4 保温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 8175和《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50264的有关规定。
	6.5.4 当同舱敷设的其他管线有正常运行所需环境温度限制要求时,应按舱内温度限定条件校核保温层厚度。
6.5.5 (本条删除)
6.5.5 (本条删除)
	6.5.5A 热力管道放气装置应设置在综合管廊外部安全空间,且应设置防止人员接近的隔离设施。
	6.5.6 热力管道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和《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CJJ 105的有关规定。
	6.5.7 热力管道及配件保温材料应采用难燃材料或不燃材料。
条文说明
    
		6.5.1 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供热管网,对管道的可靠性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进入综合管廊的热力管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取消具体的产品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操作性更强。
	
		6.5.2 本条规定主要降低管道附件的散热,控制舱室的环境温度。
	
		6.5.3 本条规定系参照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的规定,同时为了更好地控制管廊内的环境要求以便于日常维护管理,本规范规定管道及附件保温结构的表面温度不得超过50℃。
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CJJ/T34—2022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热水介质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蒸汽介质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与原条文相比本次修订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操作性更强。
根据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规范《供热工程项目规范》GB55010—2021第4.1.9条“供热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在设计工况下,室外直埋、架空敷设及室内安装的供热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计算温度不应高于50℃;热水供热管网输送干线的计算温度降不应大于0.1℃/km。”本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提出更明确的规定。
	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CJJ/T34—2022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热水介质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蒸汽介质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与原条文相比本次修订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操作性更强。
根据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规范《供热工程项目规范》GB55010—2021第4.1.9条“供热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在设计工况下,室外直埋、架空敷设及室内安装的供热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计算温度不应高于50℃;热水供热管网输送干线的计算温度降不应大于0.1℃/km。”本条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提出更明确的规定。
		6.5.4 本条规定主要是考虑确保同舱敷设的其他管线的安全可靠运行。
	
		6.5.5A 原6.5.5条为强制性条文,在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规范《特殊设施工程项目规范》GB55028—2022中未纳入,根据要求删除。本条规定主要是控制舱室内环境温度及确保安全,要求蒸汽管道排气管将蒸汽引至综合管廊外部。提出排气管要设置防止人员接近的隔离设施,要求更加明确。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局部修订说明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规划
 - 4.1 一般规定
 - 4.2 平面布局
 - 4.3 断面
 - 4.4 位置
 - 5 总体设计
 - 5.1 一般规定
 - 5.2 空间设计
 - 5.3 断面设计
 - 5.4 节点设计
 - 6 管线设计
 - 6.1 一般规定
 - 6.2 给水、再生水管道
 - 6.3 排水管渠
 - 6.4 天然气管道
 - 6.5 热力管道
 - 6.6 电力电缆
 - 6.7 通信线缆
 - 7 附属设施设计
 - 7.1 消防系统
 - 7.2 通风系统
 - 7.3 供电系统
 - 7.4 照明系统
 - 7.5 监控与报警系统
 - 7.6 排水系统
 - 7.7 标识系统
 - 8 结构设计
 - 8.1 一般规定
 - 8.2 材料
 - 8.3 结构上的作用
 - 8.4 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
 - 8.5 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结构
 - 8.6 构造要求
 - 9 施工及验收
 - 9.1 一般规定
 - 9.2 基础工程
 - 9.3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 9.4 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结构
 - 9.5 预应力工程
 - 9.6 砌体结构
 - 9.7 附属工程
 - 9.8 管线
 - 10 维护管理
 - 10.1 维护
 - 10.2 资料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