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0.6 点支承玻璃幕墙
10.6.1 点支承玻璃幕墙支承结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制孔、组装、焊接和涂装等工序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
2 大型钢结构构件应进行吊装设计,并应试吊;
3 钢结构安装就位、调整后应及时紧固,并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4 钢构件在运输、存放和安装过程中损坏的涂层以及未涂装的安装连接部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补涂。
10.6.2 张拉杆、索体系中,拉杆和拉索预拉力的施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拉杆和钢拉索安装时,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加预拉力,并宜设置预拉力调节装置;预拉力宜采用测力计测定。采用扭力扳手施加预拉力时,应事先进行标定;
2 施加预拉力应以张拉力为控制量;拉杆、拉索的预拉力应分次、分批对称张拉;在张拉过程中,应对拉杆、拉索的预拉力随时调整;
3 张拉前必须对构件、锚具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应签发张拉通知单。张拉通知单应包括张拉日期、张拉分批次数、每次张拉控制力、张拉用机具、测力仪器及使用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4 应建立张拉记录;
5 拉杆、拉索实际施加的预拉力值应考虑施工温度的影响。
10.6.3 支承结构构件的安装偏差应符合表10.6.3的要求。
	 
10.6.4 点支承玻璃幕墙爪件安装前,应精确定出其安装位置。爪座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10.6.3的规定。
10.6.5 点支承玻璃幕墙面板安装质量应符合本规范表10.5.6的相应规定。
    
      
1 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制孔、组装、焊接和涂装等工序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
2 大型钢结构构件应进行吊装设计,并应试吊;
3 钢结构安装就位、调整后应及时紧固,并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4 钢构件在运输、存放和安装过程中损坏的涂层以及未涂装的安装连接部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有关规定补涂。
10.6.2 张拉杆、索体系中,拉杆和拉索预拉力的施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拉杆和钢拉索安装时,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加预拉力,并宜设置预拉力调节装置;预拉力宜采用测力计测定。采用扭力扳手施加预拉力时,应事先进行标定;
2 施加预拉力应以张拉力为控制量;拉杆、拉索的预拉力应分次、分批对称张拉;在张拉过程中,应对拉杆、拉索的预拉力随时调整;
3 张拉前必须对构件、锚具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应签发张拉通知单。张拉通知单应包括张拉日期、张拉分批次数、每次张拉控制力、张拉用机具、测力仪器及使用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4 应建立张拉记录;
5 拉杆、拉索实际施加的预拉力值应考虑施工温度的影响。
10.6.3 支承结构构件的安装偏差应符合表10.6.3的要求。

10.6.5 点支承玻璃幕墙面板安装质量应符合本规范表10.5.6的相应规定。
条文说明
    10.6.1 支承结构是点支承幕墙的主要受力结构,其位置、形状、外观效果、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均有严格要求,安装施工必须加以保证。
大型钢结构的吊装设计包括吊装受力计算、吊点设计、必要的附件设计、就位和固定方案、就位后的位置调整等。对支承钢结构不附属于另外主体结构(即支承钢结构自身也是主体结构)的情况,吊装时,—般应设置支撑平台作为临时支撑,并设置千斤顶等调整位置的设备,以便准确安装。
10.6.2 拉杆、拉索体系的拉杆和拉索施加预拉力大小对支承结构的安全性及外形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
10.6.4 爪件的安装精度,关系到点支承玻璃幕墙的美观性和安全性。通过爪件三维调整,使玻璃面板位置准确,保证爪件表面与玻璃面平行。
大型钢结构的吊装设计包括吊装受力计算、吊点设计、必要的附件设计、就位和固定方案、就位后的位置调整等。对支承钢结构不附属于另外主体结构(即支承钢结构自身也是主体结构)的情况,吊装时,—般应设置支撑平台作为临时支撑,并设置千斤顶等调整位置的设备,以便准确安装。
10.6.2 拉杆、拉索体系的拉杆和拉索施加预拉力大小对支承结构的安全性及外形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
10.6.4 爪件的安装精度,关系到点支承玻璃幕墙的美观性和安全性。通过爪件三维调整,使玻璃面板位置准确,保证爪件表面与玻璃面平行。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材料
 - 3.1 一般规定
 - 3.2 铝合金材料
 - 3.3 钢材
 - 3.4 玻璃
 - 3.5 建筑密封材料
 - 3.6 硅酮结构密封胶
 - 3.7 其他材料
 - 4 建筑设计
 - 4.1 一般规定
 - 4.2 性能和检测要求
 - 4.3 构造设计
 - 4.4 安全规定
 - 5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 5.1 一般规定
 - 5.2 材料力学性能
 - 5.3 荷载和地震作用
 - 5.4 作用效应组合
 - 5.5 连接设计
 - 5.6 硅酮结构密封胶设计
 - 6 框支承玻璃幕墙结构设计
 - 6.1 玻璃
 - 6.2 横梁
 - 6.3 立柱
 - 7 全玻幕墙结构设计
 - 7.1 一般规定
 - 7.2 面板
 - 7.3 玻璃肋
 - 7.4 胶缝
 - 8 点支承玻璃幕墙结构设计
 - 8.1 玻璃面板
 - 8.2 支承装置
 - 8.3 支承结构
 - 9 加工制作
 - 9.1 一般规定
 - 9.2 铝型材
 - 9.3 钢构件
 - 9.4 玻璃
 - 9.5 明框幕墙组件
 - 9.6 隐框幕墙组件
 - 9.7 单元式玻璃幕墙
 - 9.8 玻璃幕墙构件检验
 - 10 安装施工
 - 10.1 一般规定
 - 10.2 安装施工准备
 - 10.3 构件式玻璃幕墙
 - 10.4 单元式玻璃幕墙
 - 10.5 全玻幕墙
 - 10.6 点支承玻璃幕墙
 - 10.7 安全规定
 - 11 工程验收
 - 11.1 一般规定
 - 11.2 框支承玻璃幕墙
 - 11.3 全玻幕墙
 - 11.4 点支承玻璃幕墙
 - 12 保养和维修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检查与维修
 - 12.3 清洗
 - 附录A 耐候钢强度设计值
 - 附录B 钢结构连接强度设计值
 - 附录C 预埋件设计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