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 厂址选择
	4.0.1 焚烧厂厂址选择应满足城乡总体规划、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的要求。
	4.0.2 焚烧厂厂址选择应根据焚烧厂的服务区域、服务区域的垃圾转运能力、运输距离、预留发展等因素确定。
	4.0.3 焚烧厂厂址选择应满足生态保护、饮用水源保护、文物保护、矿产资源、机场净空、文化遗址、军事设施、风景名胜区等的要求。
	4.0.4 焚烧厂所选厂址的自然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厂址应满足工程建设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应选在发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沼泽、流沙、岩溶发育及采矿陷落区等地区;
	    2 选址应遵循集约化用地原则,优先选择在工业区或环保产业园区;
	    3 厂址标高应满足高于重现期为50年一遇的洪水位条件;当不能满足洪水位条件而又必须选择该厂址时,厂区应有建设排洪(涝)沟、防洪(涝)堤等可靠防洪、排涝设施的条件;
	    4 厂址与垃圾处理服务区之间应有良好的道路交通条件;
	    5 厂址选择时,应同时确定灰渣处理与处置的场所;
	    6 厂址应有满足生产、生活的供水水源和污水排放条件;
	    7 厂址附近应有必需的电力供应;对于焚烧发电厂,厂址应根据接入地区电网条件、输电线路出线方向、电压等级、回路数以及高压输电线路对附近建(构)筑物的影响等因素确定;
	    8 对于利用垃圾焚烧热能供热(冷)的焚烧厂,厂址的选择应根据热(冷)用户分布、供热(冷)管网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等因素确定。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厂址选择
 - 5 焚烧厂规模
 - 5.1 生活垃圾产生量及特性分析
 - 5.2 焚烧规模确定
 - 6 总体设计与总图运输
 - 6.1 焚烧综合主厂房布置
 - 6.2 总图规划与设计
 - 6.3 总图布置
 - 6.4 厂区运输与道路
 - 6.5 绿化
 - 7 垃圾接收、输送、储存及预处理
 - 7.1 一般规定
 - 7.2 垃圾接收
 - 7.3 垃圾储存
 - 7.4 垃圾输送
 - 7.5 垃圾预处理
 - 8 焚烧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垃圾焚烧炉
 - 8.3 燃烧空气系统与装置
 - 8.4 点火与辅助燃烧系统
 - 8.5 炉渣输送、处理与检测
 - 9 热能利用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余热锅炉
 - 9.3 锅炉辅助系统
 - 9.4 汽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设备
 - 9.5 主蒸汽系统
 - 9.6 热能利用
 - 10 烟气净化与排烟系统
 - 10.1 一般规定
 - 10.2 酸性污染物去除
 - 10.3 除尘
 - 10.4 二噁英类和重金属去除
 - 10.5 NOx去除
 - 10.6 排烟系统设计
 - 10.7 烟气监测系统设计
 - 10.8 飞灰收集、输送与处理系统
 - 11 电气设备及系统
 - 11.1 一般规定
 - 11.2 发电机与主变压器
 - 11.3 电气主接线
 - 11.4 交流厂用电系统
 - 11.5 直流及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UPS)
 - 11.6 高压配电装置
 - 11.7 电气监测及控制
 - 11.8 元件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 11.9 照明系统
 - 11.10 电缆选择与敷设
 - 11.11 过电压保护与接地
 - 11.12 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
 - 11.13 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 11.14 调度自动化
 - 11.15 电能量计量
 - 11.16 系统通信
 - 11.17 厂内通信
 - 12 仪表与控制
 - 12.1 一般规定
 - 12.2 控制方式及自动化水平
 - 12.3 主要控制系统
 - 12.4 中央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
 - 12.5 检测与报警
 - 12.6 保护
 - 12.7 开关量控制及联锁
 - 12.8 模拟量控制
 - 12.9 电源和气源
 - 12.10 就地设备安装、管道及电缆
 - 12.11 信息系统
 - 12.12 工业电视系统
 - 12.13 安全防范系统
 - 12.14 仪表与控制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 13 给水排水
 - 13.1 水源
 - 13.2 水处理系统
 - 13.3 供水系统
 - 13.4 排水及废水处理
 - 13.5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 14 建筑
 - 14.1 一般规定
 - 14.2 门和窗
 - 14.3 楼梯和电梯
 - 14.4 建筑节能
 - 14.5 噪声控制
 - 14.6 防水、防渗、防腐蚀与防护
 - 14.7 围护结构的密封与防护栏杆
 - 14.8 生活设施
 - 14.9 烟囱
 - 15 结构
 - 15.1 一般规定
 - 15.2 荷载
 - 15.3 结构设计
 - 15.4 抗震设计
 - 16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 16.1 一般规定
 - 16.2 供暖
 - 16.3 通风
 - 16.4 空气调节
 - 17 消防
 - 17.1 总图消防
 - 17.2 建筑消防
 - 17.3 消防给水及灭火设施
 - 17.4 电气消防
 - 17.5 暖通消防
 - 17.6 其他消防
 - 18 其他辅助设施
 - 18.1 检测与化验
 - 18.2 维修及仓储设施
 - 18.3 电气设备与自动化实验室
 - 19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 19.1 一般规定
 - 19.2 环境保护
 - 19.3 职业卫生与劳动安全
 - 20 工程施工及验收
 - 20.1 一般规定
 - 20.2 施工及验收
 - 20.3 竣工验收
 - 附录A 检修配电箱装设地点和数量
 - 附录B 焚烧厂常用厂用电负荷分类和特性
 - 附录C 焚烧厂设计厂用电率估算方法
 - 附录D 主要检测与报警项目
 - 附录E 焚烧厂主要房间设计室内空气参数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