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7.2 网管接口
	7.2.1 网管中心与被管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具备SNMP接口,提供配置、性能、故障管理等功能;
	    2 应具备流量流向统计接口,实现网络性能的监测、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等功能;
	    3 宜能详细记录系统活动日志,实现系统运行评估;
	    4 宜支持远程登录和虚拟终端功能;
	    5 宜支持远程主机之间的文件传输;
	    6 宜提供XML接口及配置模板,实现网管中心对被管设备的配置;
	    7 应支持IPv4单协议栈及IPv6单协议栈场景下接口通信,应同时支持IPv4、IPv6双协议栈场景下接口通信。
	7.2.2 被管网络设备应支持通用的公有信息模型,应符合网管接口功能要求,可提供动态资源配置信息、实时告警信息、准实时性能信息、计费和安全信息、流量流向信息、QoS和LSP管理信息、 VPN管理信息等。
条文说明
    7.2.2 网管接口信息模型应符合网管接口功能的需要。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7.1 网管体系结构
 - 下一节:7.3 网管功能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代号
 - 2.1 术语
 - 2.2 代号
 - 3 网络组成与功能
 - 3.1 组成
 - 3.2 功能
 - 4 网络结构
 - 4.1 网络层次
 - 4.2 节点设置
 - 4.3 中继电路组织
 - 4.4 中继电路带宽计算
 - 5 路由协议与路由策略
 - 5.1 路由协议
 - 5.2 路由策略
 - 6 网间互联
 - 6.1 国内网间互联
 - 6.2 国际网间互联
 - 6.3 网间互联路由策略
 - 7 网络管理
 - 7.1 网管体系结构
 - 7.2 网管接口
 - 7.3 网管功能
 - 8 传送技术
 - 9 业务承载和接入
 - 10 编号方案、地址分配与域名系统
 - 10.1 编号方案
 - 10.2 地址分配
 - 10.3 域名系统
 - 11 网络性能与服务质量
 - 11.1 网络性能
 - 11.2 服务质量
 - 12 网络与信息安全
 - 12.1 安全目标与框架
 - 12.2 安全管理
 - 12.3 内容安全
 - 12.4 业务安全
 - 12.5 网络安全
 - 13 设备配置原则
 - 14 机房设计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