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2 公共空间
	5.2.1 楼梯间的优先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开间及进深的轴线尺寸应采用扩大模数2M、3M的整数倍数。
1 楼梯间开间及进深的轴线尺寸应采用扩大模数2M、3M的整数倍数。
	    2 楼梯梯段宽度应采用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
	    3 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175mm,宽度不应小于260mm。各级踏步高度、宽度均应相同。
	    4 楼梯间轴线与楼梯间墙体内表面距离应为100mm。
	    5 建筑层高为2800mm、2900mm、3000mm时,双跑楼梯间的优先尺寸应根据表5.2.1-1选用。
	
		
	    6 建筑层高为2800mm、2900mm、3000mm时,单跑剪刀楼梯间优先尺寸应根据表5.2.1-2选用。
	
		
	  注:表中尺寸确定均考虑了住宅楼梯梯段一边设置靠墙扶手。
7 建筑层高为2800mm、2900mm、3000mm时,单跑楼梯间优先尺寸应根据表5.2.1-3选用。
		
	  注:表中尺寸确定均考虑了住宅楼梯梯段一边设置栏杆扶手。
	
  注:住宅用担架电梯可采用1000kg深型电梯,轿厢净尺寸为1100mm宽、2100深;也可采用1050kg电梯,轿厢净尺寸为1600mm宽、1500深或1500宽、1600mm深。

7 建筑层高为2800mm、2900mm、3000mm时,单跑楼梯间优先尺寸应根据表5.2.1-3选用。

		5.2.2 电梯井道优先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住宅电梯宜采用载重800kg、1000kg、1050kg三类电梯。
	
		    2 电梯井道开间及进深的轴线尺寸应采用扩大模数2M、3M的整数倍数。
	
		    3 电梯井道开间、进深优先尺寸应根据表5.2.2选用。
		
			
	

	5.2.3 走道宽度净尺寸不应小于1200mm,优先尺寸宜为1200mm、1300mm、1400mm、1500mm。
	5.2.4 电梯厅深度净尺寸不应小于1500mm,优先尺寸宜为1500mm、1600mm、1700mm、1800mm、2400mm(三合一前室电梯厅)。
	5.2.5 公共管井的净尺寸应根据设备管线布置需求确定,并满足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
条文说明
    
		5.2.1 为了保证楼梯构件的标准化程度,特规定本条第4款。楼梯间开间、进深及楼梯梯段宽度的最小尺寸确定主要依据为: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要求:住宅疏散楼梯净宽不应小于1.10m;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中一边设置栏杆的疏散楼梯,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0m;建筑内的公共疏散楼梯,其两梯段及扶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要求:楼梯平台宽度不小于1.20m;住宅楼梯踏步的最大高度为175mm,最小宽度为260mm。
	
		    3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要求:楼梯间为剪刀楼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00mm。
	
		    4 根据目前楼梯栏杆扶手常用构造所需尺寸确定:
	
		    1) 梯段扶手中心距梯段边结构面的构造尺寸按50mm或60mm考虑。两梯段水平净距按100mm考虑。
	
		    2) 平台处扶手中心距梯段边结构面的构造尺寸按130mm考虑。扶手中心距墙面大于1100mm。楼梯平台宽度不小于1200mm;剪刀楼梯为1300mm。
	
		    3) 剪刀梯的靠墙扶手中心距结构面的墙构造尺寸按80mm考虑。两梯段水平净距200mm设置防火隔墙。
	
		    双跑楼梯间开间、进深及楼梯梯段宽度的最小尺寸见表1。
		
			
		

			  注:括号中的尺寸为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中一边设置栏杆的楼梯间及梯段宽度。
		
			    考虑到建筑高度不大于18m的住宅中楼梯使用率高,将其相关尺寸与建筑高度大于18m的住宅楼梯相关尺寸统一,以减少楼梯梯段规格。为了使楼梯梯段宽度符合基本模数要求,将楼梯梯段最小宽度增加50mm,由此也能双侧设置扶手,满足未设电梯的多层住宅适老化的要求。
		
			    装配式建筑的楼梯间不采用抹灰装修面层,可采用清水混凝土墙等。建议楼梯间与采暖房间之间的保温层结合装配式内装修设在采暖房间一侧,楼梯间一侧不考虑设置保温层。楼梯平面尺寸示意见表2。
			
				
				
			
	

				5.2.2 根据目前住宅建筑中常用电梯及相关尺寸综合确定载重800kg、1000kg、1050kg三类电梯的开间、进深(轴线)定位尺寸。电梯轴线与电梯墙内表面距离为100mm。
			
				    确定载重1050kg的电梯为担架电梯,主要依据《住宅设计规范实施指南》(2012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关于“住宅配置可容纳担架电梯的论证”确定,以满足电梯标准化、通用化要求。目前有些地方相关部门规定采用深型电梯,且规定的轿厢尺寸各有不同,此条统一深型电梯尺寸。
			
				    电梯间与采暖房间之间的保温层结合装配式内装修设在采暖房间一侧,电梯间一侧不考虑设置保温层。
			
				5.2.3 根据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的要求:走廊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m。走道轴线与走道墙内表面距离为100mm。均按墙体厚度为200mm确定。
			
				5.2.4 根据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的要求:电(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的深度,且不小于1.5m,同时考虑装修,净尺寸要求1600mm。电梯厅轴线与走道电梯厅墙内表面距离为100mm。均按墙体厚度为200mm确定。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规定:楼梯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简称三合一前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应小于2400mm。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规定
 - 4 模数网格
 - 4.1 一般规定
 - 4.2 网格确定
 - 4.3 网格应用
 - 4.4 网格协调
 - 5 功能空间
 - 5.1 一般规定
 - 5.2 公共空间
 - 5.3 套内空间
 - 6 结构系统
 - 6.1 一般规定
 - 6.2 结构构件与连接
 - 7 外围护系统
 - 7.1 一般规定
 - 7.2 外墙围护系统
 - 7.3 屋面围护系统
 - 8 内装系统
 - 8.1 一般规定
 - 8.2 集成式厨房
 - 8.3 集成式卫生间
 - 8.4 隔墙与整体收纳
 - 8.5 吊顶、楼地面与内门窗
 - 9 设备与管线系统
 - 9.1 一般规定
 - 9.2 设备
 - 9.3 管线
 - 9.4 设备管线的预留预埋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