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1 A2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5.1.1 A2型车应采用受电弓受电。
	5.1.2 A2型计算车辆主要参数宜符合表5.1.2的规定。

		  注:当选用鼓形车时,需将本标准限界对应鼓形凸出的局部坐标进行等量扩宽修正。
	
		5.1.3 制定限界的主要线路参数宜符合表5.1.3的规定。
	
条文说明
    
	5.1.3 若非竖曲线地段接触导线距轨顶平面安装最低高度4000mm,动态绝缘距离100mm(DC1500V),决定了车顶部的车辆限界高度不大于3900mm,车辆轮廓高度不得大于4000mm—150mm(静态绝缘距离)=3850mm。若竖曲线地段接触导线距轨顶平面安装最低高度为4000mm,车辆轮廓高度需进一步降至[3850mm—T′a(或T′i)]以下,故本标准结合不降低车辆高度情况下规定最低高度为4040mm。100km/h速度等级以上因隧道加大,接触导线高度推荐提高至4100mm。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5 A2型车限界标准
 - 下一节:5.2 A2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车辆限界计算
 - 3.2 设备限界计算
 - 3.3 建筑限界计算
 - 4 A1型车限界标准
 - 4.1 A1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4.2 A1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5 A2型车限界标准
 - 5.1 A2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5.2 A2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6 B1型车限界标准
 - 6.1 B1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6.2 B1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7 B2型车限界标准
 - 7.1 B2型车限界计算参数
 - 7.2 B2型车车辆限界、设备限界
 - 8 限界检查
 - 8.1 车辆轮廓的检查
 - 8.2 设备的限界检查
 - 8.3 建筑的限界检查
 - 附录A 车辆限界的计算公式
 - 附录B 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