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3.6 管道水力计算
3.6.1 管道的压力损失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ΔP——加热管的压力损失(Pa);
ΔPm——摩擦压力损失(Pa);
ΔPj——局部压力损失(Pa);
λ——摩擦阻力系数;
d——管道内径(m);
l——管道长度(m);
ρ——水的密度(kg/m³);
v——水的流速(m/s);
ζ——局部阻力系数。
3.6.2 铝塑复合管及塑料管的摩擦阻力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数;
b——水的流动相似系数;
		        
——实际雷诺数;
v——水的流速(m/s);
μt——与温度有关的运动黏度(㎡/s);
		      
——阻力平方区的临界雷诺数;
kd——管子的当量粗糙度(m),对铝塑复合管及塑料管,kd=1×10-5(m);
dn——管子的计算内径(m);
dw——管外径(m);
Δdw——管外径允许误差(m);
δ——管壁厚(m);
Δδ——管壁厚允许误差(m)。
3.6.3 铜管的摩擦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λ——摩擦阻力系数;
Re——雷诺数;
dn——管子的计算内径(m);
K——管子的当量粗糙度(m),对铜管,K=1×10-5(m);
v——水的流速(m/s);
μt——与温度有关的运动黏度(㎡/s)。
3.6.4 塑料管及铝塑复合管单位长度摩擦压力损失可按本规程附录D选用。
3.6.5 供暖板、毛细管网的压力损失应根据产品检测报告确定。
3.6.6 加热供冷管和供暖板输配管的局部压力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局部阻力系数可按本规程附录D选用。
3.6.7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分水器、集水器环路的总压力损失不宜大于30kPa。
3.6.8 对于冬季供暖夏季供冷的辐射供暖供冷系统,水系统设计时,应以夏季供冷工况确定的水流量进行水力计算。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3.5 水系统设计
 - 下一节:3.7 加热电缆系统的设计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设计
 - 3.1 一般规定
 - 3.2 地面构造
 - 3.3 房间热负荷与冷负荷计算
 - 3.4 辐射面传热量的计算
 - 3.5 水系统设计
 - 3.6 管道水力计算
 - 3.7 加热电缆系统的设计
 - 3.8 温控与热计量
 - 3.9 电气设计
 - 4 材料
 - 4.1 一般规定
 - 4.2 绝热层材料
 - 4.3 填充层材料
 - 4.4 水系统材料
 - 4.5 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材料和温控设备
 - 5 施工
 - 5.1 一般规定
 - 5.2 施工方案及材料、设备检查
 - 5.3 绝热层的铺设
 - 5.4 加热供冷管系统的安装
 - 5.5 加热电缆系统的安装
 - 5.6 水压试验
 - 5.7 填充层施工
 - 5.8 面层施工
 - 5.9 卫生间施工
 - 5.10 质量验收
 - 6 试运行、调试及竣工验收
 - 6.1 试运行与调试
 - 6.2 竣工验收
 - 7 运行与维护
 - 附录A 辐射供暖地面构造图示
 - 附录B 混凝土填充式热水辐射供暖地面单位面积散热量
 - 附录C 管材的选择
 - 附录D 管道水力计算
 - 附录E 加热供冷管管材物理力学性能
 - 附录F 加热电缆的电气和机械性能要求
 - 附录G 辐射面传热量的测试
 - 附录H 工程质量检验表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