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11.3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11.3.1 35kV及以下屋内配电装置当未采用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时,油断路器、油浸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应设置在两侧有不燃烧实体墙的间隔内;35kV以上屋内配电装置应安装在有不燃烧实体墙的间隔内,不燃烧实体墙的高度不应低于配电装置中带油设备的高度。
11.3.2 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变压器,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11.3.3 屋内单台总油量为100kg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挡油设施及将事故油排至安全处的设施。挡油设施的容积宜按油量的20%设计。
11.3.4 屋外单台油量为1000kg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并符合本标准第6.7.8条、第6.7.9条的规定。
11.3.5 地下变电站的变压器应设置能贮存最大一台变压器油量的事故贮油池。
    
      
11.3.2 总油量超过100kg的屋内油浸变压器,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11.3.3 屋内单台总油量为100kg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挡油设施及将事故油排至安全处的设施。挡油设施的容积宜按油量的20%设计。
11.3.4 屋外单台油量为1000kg以上的电气设备,应设置贮油或挡油设施并符合本标准第6.7.8条、第6.7.9条的规定。
11.3.5 地下变电站的变压器应设置能贮存最大一台变压器油量的事故贮油池。
条文说明
    11.3.1~11.3.3 针对变电站的带油电气设备做出的防火规定。
11.3.4 总事故贮油池的容量参照燃煤发电厂部分,按100%的油量确定。鉴于该油池应该具有排水设施,兼有油水分离设施,所以不另考虑全部消防水的容积。
11.3.5 地下变电站的变压器事故贮油池容量系参照燃煤发电厂部分制定,要求为100%的最大一台变压器的容量。
11.3.4 总事故贮油池的容量参照燃煤发电厂部分,按100%的油量确定。鉴于该油池应该具有排水设施,兼有油水分离设施,所以不另考虑全部消防水的容积。
11.3.5 地下变电站的变压器事故贮油池容量系参照燃煤发电厂部分制定,要求为100%的最大一台变压器的容量。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 上一节:11.2 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 下一节:11.4 电缆及电缆敷设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燃煤电厂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及防火分区
 - 4 燃煤电厂厂区总平面布置
 - 5 燃煤电厂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 5.1 主厂房的安全疏散
 - 5.2 其他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
 - 5.3 建筑构造
 - 6 燃煤电厂工艺系统
 - 6.1 运煤系统
 - 6.2 锅炉煤粉系统
 - 6.3 锅炉烟风系统
 - 6.4 点火及助燃油系统
 - 6.5 汽轮发动机
 - 6.6 柴油发动机系统
 - 6.7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 6.8 电缆及电缆敷设
 - 7 燃煤电厂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 7.1 一般规定
 - 7.2 室外消防给水
 - 7.3 室内消火栓与室内消防给水量
 - 7.4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消火栓和消防水箱
 - 7.5 水喷雾、细水雾、自动喷水及固定水炮灭火系统
 - 7.6 消防水泵房与消防水池
 - 7.7 消防排水
 - 7.8 泡沫灭火系统
 - 7.9 气体灭火系统
 - 7.10 气体惰化系统
 - 7.11 灭火器
 - 7.12 消防救援设施
 - 7.13 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设备控制
 - 8 燃煤电厂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8.1 供暖
 - 8.2 空气调节
 - 8.3 电气设备间通风
 - 8.4 油系统通风
 - 8.5 运煤系统通风除尘
 - 8.6 其他建筑通风
 - 8.7 防烟与排烟
 - 9 燃煤电厂消防供电及照明
 - 9.1 消防供电
 - 9.2 照明
 - 10 燃机电厂
 - 10.1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
 - 10.2 厂区总平面布置
 - 10.3 燃料系统
 - 10.4 燃气轮机
 - 10.5 消防给水、固定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 10.6 其他
 - 11 变电站
 - 11.1 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及消防道路
 - 11.2 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
 - 11.3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
 - 11.4 电缆及电缆敷设
 - 11.5 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
 - 11.6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11.7 消防供电、应急照明
 - 本标准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