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4.3 混凝土强度
	4.3.1 结构或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可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后装拔出法或钻芯法等方法,检测操作应分别遵守相应技术规程的规定。
	4.3.2 除了有特殊的检测目的之外,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回弹法时,被检测混凝土的表层质量应具有代表性,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龄期不应超过相应技术规程限定的范围;
	2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时,被检测混凝土的内外质量应无明显差异,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超过相应技术规程限定的范围;
	3 采用后装拔出法时,被检测混凝土的表层质量应具有代表性,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相应技术规程限定的范围;
	4 当被检测混凝土的表层质量不具有代表性时,应采用钻芯法;当被检测混凝土的龄期或抗压强度超过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或后装拔出法等相应技术规程限定的范围时,可采用钻芯法或钻芯修正法。
	5 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或后装拔出法适用的条件下,宜进行钻芯修正或利用同条件养护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进行修正。
	4.3.3 采用钻芯修正法时,宜选用总体修正量的方法。总体修正量方法中的芯样试件换算抗压强度样本的均值fcor,m,应按本标准第3.3.19条的规定确定推定区间,推定区间应满足本标准第3.3.15条和第3.3.16条的要求;总体修正量Δtot和相应的修正可按式(4.3.3)计算:
	Δtot = fcor,m – fccu,m0 (4.3.3)
	fccu,i=fccu,i0+Δtot
	式中 fcor,m— 芯样试件换算抗压强度样本的均值;
	fccu,m0— 被修正方法检测得到的换算抗压强度样本的均值。
	fccu,i — 修正后测区混凝土换算抗压强度;
	fccu,i0—— 修正前测区混凝土换算抗压强度。
4.3.4 当钻芯修正法不能满足第4.3.3条的要求时,可采用对应样本修正量、对应样本修正系数或一一对应修正系数的修正方法;此时直径100mm混凝土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6个;现场钻取直径100mm的混凝土芯样确有困难时,也可采用直径不小于70mm的混凝土芯样,但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9个。一一对应的修正系数,可按相关技术规程的规定计算。对应样本的修正量Δloc和修正系数ηloc,可按式(4.3.4-1)计算;
	Δloc= fcor,m- fccu,m0,loc (4.3.4-1a)
	ηloc= fcor,m/ f ccu,m0,loc (4.3.4-1b)
	式中 fcor,m— 芯样试件换算抗压强度样本的均值;
	fccu,m0,loc—被修正方法检测得到的与芯样试件对应测区的换算抗压强度样本的均值。
	相应的修正可按式(4.3.4-2)计算:
	fccu,i=fccu,i0+Δloc (4.3.4-2a)
	fccu,i=ηlocfccu,i0 (4.3.4-2b)
	式中 fccu,i — 修正后测区混凝土换算抗压强度;
	fccu,i0—— 修正前测区混凝土换算抗压强度。
	4.3.5 检测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推定,宜按本标准第3.3.20条的规定确定推定区间,推定区间应满足本标准第3.3.15条和第3.3.16条的要求,可按本标准第3.3.21条的规定进行评定。单个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推定,可按相应技术规程的规定执行。
	4.3.6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采用对直径100mm的芯样试件施加劈裂荷载或直拉荷载的方法检测;劈裂荷载的施加方法可参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规定执行,直拉荷载的施加方法可按《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的规定执行。
	4.3.7 受到环境侵蚀或遭受火灾、高温等影响构件中未受到影响部分混凝土的强度,可采用下列方法检测:
	1 采用钻芯法检测,在加工芯样试件时,应将芯样上混凝土受影响层切除;混凝土受影响层的厚度可依据具体情况分别按最大碳化深度、混凝土颜色产生变化的最大厚度、明显损伤层的最大厚度确定,也可按芯样侧表面硬度测试情况确定;
	2 混凝土受影响层能剔除时,可采用回弹法或回弹加钻芯修正的方法检测,但回弹测区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技术规程的要求。
顶部
- 上一节:4.2 原材料性能
 - 下一节:4.4 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与缺陷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和符号
 - 2.1 术语
 - 2.2 符号
 - 3 基本规定
 - 3.1 建筑结构检测范围和分类
 - 3.2 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
 - 3.3 检测方法和抽样方案
 - 3.4 既有建筑的检测
 - 3.5 检测结果评定和检测报告
 - 3.6 检测单位和检测人员
 - 4 混凝土结构
 - 4.1 一般规定
 - 4.2 原材料性能
 - 4.3 混凝土强度
 - 4.4 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与缺陷
 - 4.5 尺寸与偏差
 - 4.6 变形与损伤
 - 4.7 钢筋的配置与锈蚀
 - 4.8 构件性能实荷检验与结构动测
 - 5 砌体结构
 - 5.1 一般规定
 - 5.2 砌筑块材
 - 5.3 砌筑砂浆
 - 5.4 砌体强度
 - 5.5 砌筑质量与构造
 - 5.6 变形与损伤
 - 6 钢结构
 - 6.1 一般规定
 - 6.2 材料
 - 6.3 连接
 - 6.4 尺寸与偏差
 - 6.5 缺陷、损伤与变形
 - 6.6 构造
 - 6.7 涂装
 - 6.8 钢网架
 - 6.9 结构性能实荷检验与动测
 - 7 钢管混凝土结构
 - 7.1 一般规定
 - 7.2 原材料
 - 7.3 钢管焊接质量与构件连接
 - 7.4 钢管中混凝土强度与缺陷
 - 7.5 尺寸与偏差
 - 8 木结构
 - 8.1 一般规定
 - 8.2 木材性能
 - 8.3 木材缺陷
 - 8.4 尺寸与偏差
 - 8.5 连接
 - 8.6 变形损伤与防护措施
 - 附录A 结构混凝土冻伤的检测方法
 - 附录B f-CaO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的检测
 - 附录C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测定
 - 附录D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的检测
 - 附录E 结构动力测试方法和要求
 - 附录F 回弹检测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
 - 附录G 表面硬度法推断钢材强度
 - 附录H 钢结构性能的静力荷载检验
 - H.1 一般规定
 - H.2 使用性能检验
 - H.3 承载力检验
 - H.4 破坏性检验
 - 附录J 超声法检测钢管中混凝土抗压强度
 - 本标准用词用语说明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