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1 炉内温度
	6.1.1 升温曲线
	    按照5.5.1.1规定的热电偶测得炉内平均温度,按以下关系式(见图7)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
T=345 lg(8t+1)+20
	    式中:
	    T——炉内的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图7 标准时间-温度曲线
	6.1.2 炉温偏差
	    试验期间的炉内实际时间-温度曲线与标准时间-温度曲线的偏差de用下式表示:
	
	    式中:
	    de——偏差,%;
	    A——实际炉内时间-平均温度曲线下的面积;
	    As——标准时间-温度曲线下的面积;
	    t——时间,单位为分钟(min)。
	    de值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内:
	    
	    所有的面积应采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即合计面积时的时间间隔在6.1.2a)条件下不应超过1min,在6.1.2b)、c)和d)条件下不应超过5min,并且从0min开始计算。试验开始见9.3。
	    在试验开始10min后的任何时间里,由任何一个热电偶测得的炉温与标准时间-温度曲线所对应的标准炉温不能偏差±100℃。 
	    当试件易燃材料含量过高,在试验开始后,试件轰燃,引起炉温升高,导致炉温曲线与标准曲线发生明显偏差,但是这种偏差的时间不应超过10min。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4 符号和缩略语
 - 5 试验装置
 - 5.1 一般要求
 - 5.2 试验炉
 - 5.3 加载装置
 - 5.4 约束和支承框架
 - 5.5 仪器
 - 5.6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
 - 6 试验条件
 - 6.1 炉内温度
 - 6.2 炉内压差
 - 6.3 加载
 - 6.4 约束和边界条件
 - 6.5 环境条件
 - 6.6 试验条件偏差
 - 7 试件准备
 - 8 仪器使用
 - 8.1 温度测量
 - 8.2 压力测量
 - 8.3 变形测量
 - 8.4 完整性观测
 - 9 试验方法
 - 9.1 约束应用
 - 9.2 荷载使用
 - 9.3 试验开始
 - 9.4 测量和观测
 - 9.5 试验的终止
 - 10 判定准则
 - 10.1 一般要求
 - 10.2 判定准则的细则
 - 11 试验的有效性
 - 12 试验结果表示
 - 13 试验报告
 -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SO 834-1:1999章条编号对照
 -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ISO 834-1:1999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 参考文献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