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1 充电机选择
	6.1.1 充电机宜采用模块化高频开关电源,交流输入与直流输出电气隔离。
	6.1.2 充电机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NB/T 33001的有关规定。
6.1.3 充电机选型应充分考虑同一充电机对不同容量电池进行充电时的效率变化,使充电机工作在最佳效率附近。
6.1.4 充电机输出直流标称电压应能满足电池箱充电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充电机最大输出电压不应小于Urmax时,Urmax应按下式计算:
	
		
	
6.1.3 充电机选型应充分考虑同一充电机对不同容量电池进行充电时的效率变化,使充电机工作在最佳效率附近。
6.1.4 充电机输出直流标称电压应能满足电池箱充电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充电机最大输出电压不应小于Urmax时,Urmax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Urmax——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最大充电电压(V);
n——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组的串联电池单体数量;
	n——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组的串联电池单体数量;
Kumax——充电机输出电压裕度系数,宜取1.0~1.1;
Ucmax——单体电池最大充电电压(V)。
2 充电机最小输出电压不应大于Urmin时,Urmin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Urmin——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最小充电电压(V);
n——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组的串联电池单体数量;
Kumin——充电机输出电压裕度系数,宜取0.6~0.8;
		    Ucmin——单体电池最小充电电压(V)。
		6.1.5 充电机输出直流额定电流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Ir——充电机输出直流额定电流(A);
Kc——充电机输出电流裕度系数,宜取1.00~1.25;
	    Im——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组最大允许持续充电电流(A)。
	 
条文说明
    
	6.1.1 充电机采用模块化电源,可靠性、灵活性、易扩展性均较好。
	6.1.2 为保证充电机能达到相应的功能以及性能要求,选用的充电机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6.1.3 充电机工作点的效率与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关系较大,不考虑输入电压变化时,效率与工作点输出功率对额定功率的百分比有关。选型时应尽量将工作点选择在最佳效率附近。
	6.1.4、6.1.5 充电机选型时,需针对所充动力蓄电池箱参数计算充电所需的最高、最低电压以及充电电流,根据计算出的电压、电流,并考虑一定的裕度选择满足充电要求的充电机。
	查找
	上节
	下节
	
	
	
    条文
说明 返回
顶部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站址选择
 - 4 站区规划和总布置
 - 4.1 站区规划
 - 4.2 总平面布置
 - 4.3 竖向布置
 - 4.4 围墙、出入口及行车道
 - 5 供配电系统
 - 5.1 电源配置
 - 5.2 电气主接线
 - 5.3 供电电气设备及电缆选择
 - 5.4 电气设备布置
 - 5.5 站用电源
 - 5.6 无功功率补偿
 - 5.7 电气照明
 - 5.8 防雷与接地
 - 6 充电系统
 - 6.1 充电机选择
 - 6.2 充电机布置
 - 7 电池更换系统
 - 7.1 电池箱更换设备选择
 - 7.2 电池箱更换设备布置
 - 7.3 其他设备选择及布置
 - 8 电能质量
 - 9 二次系统
 - 9.1 监控系统构成
 - 9.2 网络通信系统
 - 9.3 计量系统
 - 10 系统通信
 - 11 土建部分
 - 11.1 建筑及结构
 - 11.2 采暖通风
 - 11.3 给排水
 - 12 消防
 - 13 节能与环保
 - 13.1 节能
 - 13.2 环保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