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5.2 规划可行性分析
5.2.1 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用地保障、道路交通、地下空间利用、各类管线建设及规划、水文地质、气象等情况,科学论证管线敷设方式,分析综合管廊建设可行性,系统说明是否具备建设综合管廊的条件。对位于老城区的近期综合管廊规划项目,应重点分析其可实施性。
5.2.2 从城市发展战略、安全保障要求、建设质量提升、管线统筹建设及管理、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城市建设发展问题,分析综合管廊建设实际需求。
      
5.2.2 从城市发展战略、安全保障要求、建设质量提升、管线统筹建设及管理、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综合管廊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城市建设发展问题,分析综合管廊建设实际需求。
	查找
	上节
	下节
	
	
	
   
   返回
顶部
	
                    顶部
- 上一节:5.1 编制内容
 - 下一节:5.3 规划目标和规模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术语
 - 3 基本要求
 - 3.1 编制原则
 - 3.2 规划组织
 - 3.3 重点内容
 - 3.4 统筹规划
 - 3.5 规划期限
 - 3.6 规划范围
 - 4 规划方法
 - 4.1 技术路线
 - 4.2 现状调查
 - 4.3 规划衔接
 - 5 编制内容及技术要点
 - 5.1 编制内容
 - 5.2 规划可行性分析
 - 5.3 规划目标和规模
 - 5.4 建设区域
 - 5.5 系统布局
 - 5.6 管线入廊分析
 - 5.7 综合管廊断面选型
 - 5.8 三维控制线划定
 - 5.9 重要节点控制
 - 5.10 监控中心及各类口部
 - 5.11 附属设施
 - 5.12 安全防灾
 - 5.13 建设时序
 - 5.14 投资估算
 - 5.15 保障措施
 - 6 编制成果
 - 6.1 文本
 - 6.2 图纸
 - 6.3 附件
 - 附录 本导则引用的主要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标准规范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