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 CJJ/T34-2022
                
                    
					
					
						
						
						
                        
					
                     
                
                
                
                
                    
                 
                
                    
				 
               
                
            
            C.3 直埋敷设管道保温计算
C.3.1 管道散热损失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Qg、△Qh——供水、回水管道散热损失(W);
tg、th——供水、回水管道的供热介质温度(℃);
tdb——管道中心埋深处的土壤(或地表)自然温度(℃);
β——散热损失附加系数,应按本标准第11.2.12条的规定取值;
L——管道长度(m);
Rbg、Rbh——供水、回水管道保温层热阻[(m·K)/W];
Rt——土壤热阻[(m·K)/W];
C.3.2 管道保温层外表面温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tbwg、tbwh——供水、回水管道保温层外表面温度(W);
tg、th——供水、回水管道的供热介质温度(℃);
tdb——管道中心埋深处的土壤(或地表)自然温度(℃);
Rbg、Rbh——供水、回水管道保温层热阻[(m·℃)/W];
Rt——土壤热阻[(m·K)/W];
Rc——供水、回水管道相互影响的附加热阻[(m·K)/W];
Dzg、Dzh——供水、回水管道保温层外径(m);
Dog、Doh——供水、回水管道外径(m);
λ——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K)]。
C.3.3 供热介质温降应按本标准公式(C.1.3)计算。
   

△Qg、△Qh——供水、回水管道散热损失(W);
tg、th——供水、回水管道的供热介质温度(℃);
tdb——管道中心埋深处的土壤(或地表)自然温度(℃);
β——散热损失附加系数,应按本标准第11.2.12条的规定取值;
L——管道长度(m);
Rbg、Rbh——供水、回水管道保温层热阻[(m·K)/W];
Rt——土壤热阻[(m·K)/W];
	     Rc——供水、回水管道相互影响的附加热阻[(m·K)/W];
	    λ——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m·K)/W];
Dzg、Dzh——供水、回水管道保温层外径(m);
Dog、Doh——供水、回水管道外径(m);
λt——土壤导热系数【W/(m·K)】,可取(1.2~2.5)W/(m·K);
Hd——管道折算埋深(m);
hd——管道中心埋深(m);
	
    C——供水、回水管道中心线的间距(m)。Dzg、Dzh——供水、回水管道保温层外径(m);
Dog、Doh——供水、回水管道外径(m);
λt——土壤导热系数【W/(m·K)】,可取(1.2~2.5)W/(m·K);
Hd——管道折算埋深(m);
hd——管道中心埋深(m);
		    αk——地表放热系数[W/(m·K)],可取(12~15)W/(㎡·K); 
C.3.2 管道保温层外表面温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bwg、tbwh——供水、回水管道保温层外表面温度(W);
tg、th——供水、回水管道的供热介质温度(℃);
tdb——管道中心埋深处的土壤(或地表)自然温度(℃);
Rbg、Rbh——供水、回水管道保温层热阻[(m·℃)/W];
Rt——土壤热阻[(m·K)/W];
Rc——供水、回水管道相互影响的附加热阻[(m·K)/W];
Dzg、Dzh——供水、回水管道保温层外径(m);
Dog、Doh——供水、回水管道外径(m);
λ——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K)]。
C.3.3 供热介质温降应按本标准公式(C.1.3)计算。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 上一节:C.2 管沟敷设管道保温计算
 - 下一节:本标准用词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