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上一节 下一节 查 找 检 索 手机阅读 总目录 问题反馈
6.3 原水输水管线
	6.3.1 原水输水管线日常保养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行沿线巡视,消除影响输水安全的因素。
	    2 检查、处理管线的各项附属设施有无失灵、漏水现象,井盖有无损坏、丢失等。
	6.3.2 原水输水管线定期维护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季对管线附属设施巡视检修一次,使其保持完好。
	    2 每年对管线钢制外露部分进行防腐处理。
	    3 输水明渠应定期检查运行、水生物、积泥和污染情况,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3.3 原水输水管线大修理项目、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管道和管桥严重腐蚀、漏水时,必须更换新管,其更新管段的外防腐及内衬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较长距离的更新管段按规定进行打压试验。
	    2 当输水管渠大量漏水时,必须排空检修,更换或检修内壁防护层、伸缩缝等。
	    3 有条件的城市,每隔2~3年做全线的停水检修,测定管内淤泥的沉积情况、沉降缝(伸缩缝)变化情况、水生物(贝类)繁殖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4 钢管外防腐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包布涂层不折皱、不空鼓、不漏包、表面平整、涂膜饱满;
	        2) 焊缝填、嵌结实平整;
	        3) 焊缝通过探伤抽检;
	        4) 厚度达到设计要求。
	    5 金属管水泥砂浆衬里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线大修后,管子的水泥砂浆内衬厚度及允许公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表6.3.3的规定;
	表6.3.3 内衬厚度及允许公差(mm)
	
	 2) 水泥(强度32.5级以上)与砂的重量比应为1:1~1:2,坍落度应为(60~80)mm;
	        3) 水泥砂浆内衬厚度及允许公差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但内衬缝大于0.6mm时应处理;
	    4) 表面平整度可用300mm直尺平行管线测定,内衬表面和直尺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6mm;
	    5) 表面粗糙度,应以手感光滑、无砂粒感为合格。
1 本款规定了对输水管线附属设施,如:排气阀、自动阀、排空阀、管桥等,每季应巡视检修一次。该款规定的巡视周期是最基本要求,有条件的供水厂,特别是远距离取水的供水厂,对输水管线的巡视周期应力争缩短,以确保输水管线的安全。巡检的各种附属设施中,重点之一要看自动排气装置是否灵敏有效。
3 本款规定了输水明渠要定期检查运行、水生物、积泥和污染情况。此款规定的“定期”可由使用明渠输水的各供水厂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确定。应形成定期明文制度,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当及时处理,这样方能保证供水厂取水水质和取水水量。
说明 返回
顶部
目录导航
- 前言
 - 1 总则
 - 2 水质监测
 - 2.1 一般规定
 - 2.2 原水
 - 2.3 净化工序水
 - 2.4 水质检验项目和频率
 - 2.5 检验方法
 - 2.6 在线监测
 - 2.7 净水药剂及材料
 - 2.8 质量控制
 - 3 制水生产工艺
 - 3.1 一般规定
 - 3.2 质量控制
 - 4 供水设施运行
 - 4.1 取水口
 - 4.2 原水输水管线
 - 4.3 预处理
 - 4.4 加药和消毒
 - 4.5 混合、絮凝
 - 4.6 沉淀
 - 4.7 澄清池
 - 4.8 普通滤池
 - 4.9 臭氧接触池
 - 4.10 活性炭滤池
 - 4.11 臭氧系统
 - 4.12 臭氧发生器气源系统
 - 4.13 清水池
 - 4.14 污泥处理系统
 - 4.15 地下水处理系统
 - 4.16 厂级调度
 - 5 供水设备运行
 - 5.1 水泵
 - 5.2 电动机
 - 5.3 变压器
 - 5.4 配电装置
 - 5.5 低压配电装置
 - 5.6 防雷保护装置
 - 5.7 电力电缆
 - 5.8 10kV及其以下架空电力线路
 - 5.9 室内配电线路、电气及照明设备
 - 5.10 配电线路的异常运行与事故处理
 - 5.11 直流电源
 - 5.12 变频器
 - 5.13 继电综合保护装置
 - 6 供水设施维护
 - 6.1 一般规定
 - 6.2 取水口设施
 - 6.3 原水输水管线
 - 6.4 预处理设施
 - 6.5 投药设施
 - 6.6 混合絮凝设施
 - 6.7 沉淀、澄清设施
 - 6.8 普通滤池
 - 6.9 臭氧接触池
 - 6.10 活性炭滤池
 - 6.11 臭氧发生器
 - 6.12 臭氧发生器气源系统
 - 6.13 清水池
 - 6.14 消毒设施
 - 6.15 污泥处理系统
 - 6.16 地下水处理设施
 - 6.17 排水设施
 - 7 供水设备维护
 - 7.1 一般规定
 - 7.2 水泵
 - 7.3 电动机
 - 7.4 变压器
 - 7.5 高压配电装置
 - 7.6 高压断路器
 - 7.7 高压隔离开关、负荷开关
 - 7.8 高压熔断器
 - 7.9 高压电流、电压互感器
 - 7.10 电力电容器
 - 7.10 电力电容器
 - 7.11 低压配电装置
 - 7.12 二次回路系统
 - 7.13 防雷与过电压保护装置
 - 7.14 接地装置
 - 7.15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
 - 7.16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线路
 - 7.17 变频器
 - 8 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 8.1 一般规定
 - 8.2 控制室
 - 8.3 现场监控站
 - 8.4 不间断电源及蓄电池
 - 8.5 在线仪器仪表
 - 8.6 执行器和驱动器
 - 8.7 防雷与防电磁涌流
 - 8.8 视频系统
 - 9 安全
 - 9.1 水质安全保障
 - 9.2 制水生产工艺安全
 - 9.3 氯气、氨气、氧气及臭氧使用安全
 - 9.4 二氧化氯及次氯酸钠使用安全
 - 9.5 电气安全
 - 本规程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笔记需登录后才能查看哦~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