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 JGJ111-2016
                
                    
					
					
						
						
						
                        
					
                     
                
                
                
                
                    
                 
                
                    
				 
               
                
            
            附录B 基坑涌水量计算
B.0.1 基坑涌水量计算应根据地下水类型、补给条件、降水井的完整性,以及布井方式等因素,合理选择计算公式。
B.0.2 圆形或长宽比小于20的矩形基坑,可按等效大井计算涌水量;基坑长宽比为20~50之间时,可按条形基坑计算涌水量公式;基坑长宽比大于50时,可按线状基坑计算涌水量。
B.0.3 等效大井的涌水量可按表B.0.3中的公式计算。
   
B.0.2 圆形或长宽比小于20的矩形基坑,可按等效大井计算涌水量;基坑长宽比为20~50之间时,可按条形基坑计算涌水量公式;基坑长宽比大于50时,可按线状基坑计算涌水量。
B.0.3 等效大井的涌水量可按表B.0.3中的公式计算。
	表B.0.3 等效大井涌水量计算公式
	
B.0.4 条形基坑涌水量按表B.0.4中的公式计算。

	表B.0.4 条形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
	
B.0.5 线状基坑涌水量可按表B.0.5中的公式计算。

	表B.0.5 线状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
	

  
 目录
 返回
 上节
下节 
	
	
	 
	
                - 上一节:附录A 注水试验的形状系数值
 - 下一节:附录C 降水井单井出水量计算和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