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符 号
		2.2.1岩土物理性质和颗粒组成
		    e—孔隙比;
		    IL——液性指数;
		    Ip——塑性指数;
		    n——孔隙度,孔隙率;
		    Sr——饱和度;
		    w—含水量,含水率;
		    WL--液限;
		    WP——塑限;
		    Wu——有机质含量;
		    r—重力密度(重度);
		    ρ—质量密度(密度);
		    ρd——干密度。
	2.2.2 岩土变形参数
	    a——压缩系数;
	    Cc——压缩指数;
	    Ce——再压缩指数;
	    Cs——回弹指数;
	    ch——水平向固结系数;
	    cv——垂直向固结系数;
	    E0——变形模量;
	    Em——侧胀模量;
	    Em——旁压模量;
	    Es——压缩模量;
	    G——一剪切模量;
	    Pc—一先期固结压力。
	2.2.3 岩土强度参数
	    C——黏聚力;
	    Po——载荷试验比例界限压力,旁压试验初始压力;
	    Pt——旁压试验临塑压力;
	    PL——旁压试验极限压力;
	    Pu——载荷试验极限压力;
	    qu——无侧限抗压强度;
	    τ—抗剪强度;
	    φ—内摩擦角。
	2.2.4 触探及标准贯入试验指标
	    Rf——静力触探摩阻比;
	    fs——静力触探侧阻力;
	    N——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N10——轻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N63.5——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N120一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
	    Ps——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qc——静力触探锥头阻力。
	2.2.5水文地质参数
	    B——越流系数;
	    k——渗透系数;
	    Q——流量,涌水量;
	    R——影响半径;
	    S——释水系数;
	    T——导水系数;
	    u——孔隙水压力。
	2.2.6 其他符号
	    Fs——边坡稳定系数;
	    ID——侧胀土性指数;
	    KD——侧胀水平应力指数;
	    Pc——膨胀力;
	    UD——侧胀孔压指数;
	    △Fs——附加湿陷量;
	    S——基础沉降量,载荷试验沉降量;
	    St——灵敏度;
	    αw——红黏土的含水比;
	    υp——压缩波波速;
	    υs——剪切波波速;
	    δ—变异系数;
	    △s——总湿陷量;
	    μ——泊松比;
	    σ—标准差。
2.2.1 岩土的重力密度(重度)γ和质量密度(密度)ρ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单位体积岩土所产生的重力,是一种力;后者是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
2.2.3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有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总应力法符号为C. 4,有效应力法符号为c'、φ’。对于总应力法,由于不同的固法条件和排水条件,试验成果各不相同。故勘察报告应对试验方法作必要的说明。
2.2.4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的符号原用N(63.5),以便与标准贯入锤击数N63.5区分。现在,已将标准贯入锤击数符号改为N,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符号已无必要用N(63.5),故改为N63.5,与N10、N120的表示方法一致。
- 上一节:2.1 术语
 - 下一节:3 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
 
